吸拉赫马尼诺夫使人快乐!

官方带你理解男版《天鹅湖》——伯恩版《天鹅湖》教学材料节译(1)

马修版的《天鹅湖》真的是一部值得研究的好作品

每一次看都会有很多新的感受和想法


月下湖畔:


马修·伯恩(Matthew Bourne)爵士的新冒险舞团(New Adventures)在官方网站上免费提供有针对课堂的伯恩版《天鹅湖》教学材料。本文为其中略去课堂活动及作业部分的内容。


原版材料(PDF)地址:https://new-adventures.net/news/teachers-and-schools


本部分译文梗概:
1)《天鹅湖》的剧情
2)伯恩版《天鹅湖》的主题
3)伯恩版《天鹅湖》中的角色


[译注:此材料基于2012年发行的伯恩版《天鹅湖》DVD,在内容上与最新版舞剧稍有出入。剧中男主角之一The Swan的译名“天鹅”在文中加粗以示区别。]


======


《天鹅湖》的剧情


——伯恩的许多舞蹈作品都由剧情和叙事驱动。他喜爱塑造及发展剧中人物,并通过编舞探索人物间的复杂关系。


从伯恩的其它作品可以看出,他对传统芭蕾怀有极大兴趣,但与此同时他也热衷于在舞蹈语言和内容两方面使把经典故事改编得更符合当下,让新观众们更能感同身受。


《天鹅湖》一剧就是个例子。以下是马里乌斯·彼季帕(Marius Petipa)编舞,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配乐的原版《天鹅湖》的故事梗概。


【彼季帕与柴科夫斯基作品的情节】


原版故事讲述了西格弗里德(Siegfried)王子与奥黛特(Odette)公主的故事。奥黛特遭到邪恶巫师冯·罗特巴特(von Rothbart)绑架,他的魔咒使她白天变为天鹅,但在夜幕降临时可以恢复人类模样。如果有人为天鹅公主献出生命,或者一位王子发誓永远爱她,魔咒就能得以破除。一天晚上,外出打猎的西格弗里德王子看到美丽的奥黛特在湖畔月光中翩翩起舞,一见钟情。


冯·罗特巴特对此勃然大怒,威胁要杀死西格弗里德。尽管奥黛特可以通过西格弗里德的死重获自由,但她还是阻止了巫师动手。意识到奥黛特不愿他人为她牺牲生命,冯·罗特巴特决定诱骗王子对奥黛特之外的人发誓永不变心。他将自己的女儿奥迪勒(Odile)变为奥黛特的样子,带她参加宫廷舞会。与奥迪勒共舞之后,王子随即向宫内众人宣布要娶她为妻。就在那一刻,真正的奥黛特出现在窗外,西格弗里德王子意识到自己铸成大错,冲出城堡追寻她。奥黛特消失在湖中,王子也随她而去,无法在人世间终成眷属的二人只能在死后永结同心。冯·罗特巴特的魔力消失,他的城堡随之坍塌,奥黛特的天鹅女伴们重获自由,变回人类。


【伯恩作品的情节】


伯恩版《天鹅湖》集现代舞、芭蕾舞、交谊舞与默剧的编舞技术为一体,内容多样。他着重于叙事,而非舞蹈本身。在创作中,他参考了从英国王室及19、20世纪各个时期的标志性人物到大众文化和电影等形形色色的众多元素。剧中主线讲述了王子的生平,他对王室生活种种限制的不适应,他的寻爱历程,以及他对被人所需要的渴望,观众们可以根据个人理解与想象自行诠释这部作品,成为在他们眼前展开的故事之中的一份子,获得参与感。


伯恩版《天鹅湖》成剧于1995年,那时英国王室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剧中出现了一只王室喜爱的柯基犬,这是对他们的明显影射。然而,这部剧远非仅同英国王室相关。伯恩指出,在考据过程中,他了解了诸多来自不同历史时期和世界各地的饱受困扰的王室成员。出身于维特尓斯巴赫(Wittelsbach)家族,18岁登基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Ludwig)便是其中一例。据说他对于天鹅痴迷到病态的程度。路德维希热爱戏剧与音乐,尤其是瓦格纳(Wagner)的音乐,是瓦格纳多年的赞助人。这位巴伐利亚国王在新天鹅堡他自己的卧室内由专家诊断为精神错乱*,几天后的1886年6月13日,人们发现他与他的医生一同溺毙于施塔恩贝格(Starnberg)湖中。值得注意的是,瓦格纳的多部作品都承载有“真正的爱与意义只存在于死亡之中”这一主题。在伯恩版《天鹅湖》的最后,王子倒在床上死去,此时观众可以看到窗户另一侧的小王子身处天鹅怀抱,这一场景也暗示了上述主题。伯恩剧中王子的疯狂可以被视为受到路德维希启发,这份疯狂在私人秘书与女王把王子关入一片纯白的病房的桥段中得以展现。


许多观众都疑惑过王子究竟是真的精神错乱,还是受到无处不在的邪恶私人秘书的花招所摆布。尽管我们不知道这个女王的亲信能从王子的死中获取什么利益,他对王子的背叛是毋庸置疑的,贿赂王子的女友,让她离开王子就是证据。女友对王子的关怀发自真心,但因为私人秘书的所作所为,王子拒绝相信她的感情。有个问题观众们不得不思考:私人秘书与在舞会上出现的陌生人是否认识?陌生人会是私人秘书为把王子引向疯狂而采用的又一个伎俩吗?


[*实际上,精神病学专家们对路德维希二世的诊断是于慕尼黑进行的,诊断全程专家们与路德维希从未见面。详见克里斯托弗·麦金托什(Christopher McIntosh)所著《天鹅国王: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二世》(The Swan King: Ludwig II of Bavaria,2012)274-277页。——译注]


======


伯恩版《天鹅湖》的主题


——伯恩表示最初令他对《天鹅湖》产生兴趣的是对于男性天鹅的艺术处理,对于王室家庭的刻画,以及对于两个由男舞者饰演的主要角色的塑造。


《天鹅湖》的核心是故事。这部剧力求通过舞蹈戏剧而不是纯舞蹈引观众入戏。经由修改更新故事线,伯恩处理了《天鹅湖》中多个主题,最终创作出一部多层次的作品。就像后文中提到的,《天鹅湖》与伯恩的其它主要作品蕴含有他在创作中一贯注重的一些特质:爱与恨的概念、性、角色的复杂性,以及角色对于适应社会,被其接纳的需求。


【王室】


在《天鹅湖》初创的1995年,大众对英国王室,特别是其中的年轻成员兴趣极大。这部剧不但清晰呈现了王室成员的日常职责,还包括基于现实中英国王室的角色与情景。伯恩承认女友这一角色与约克公爵夫人萨拉·弗格森(Sarah Ferguson)具有相似之处,特别是难以遵循王室礼仪这一点。伯恩还表示,他对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研究影响了他对王子性格的塑造。这体现在王子迷恋天鹅,以及他一次次试图成为他人眼中王室成员应有的样子,却又因性取向问题倍感迷茫这两件事上。


【狗仔队与媒体】


当代王室成员免不了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王子自这部剧开篇就对闯入他生活的狗仔队与媒体感到不安与恐惧,多番躲避他们。我们尤其可以从幼年王子履行王室职责和成年王子被从夜店赶出的桥段中看出他受镜头困扰程度之深。


【身份】


身份这一主题与王室主题以及个人在成名后便受媒体重重围绕,被置于聚光灯下,成为公众人物的主题都有所关联。伯恩说过,他在创作中把“并非完整的人”的一些王室成员的各个方面综合到了一起。我们都拥有令自己与众不同的多面性格,也大都要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不断探索发现自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人,找寻真我。在《天鹅湖》中,我们同王子一同踏上他找寻真我的旅途。在剧的末尾,众人认定王子精神崩溃,这段旅途变为一场危机。


【拒绝】


同伯恩的许多作品一样,《天鹅湖》的重中之重在于爱和对爱的需求。《天鹅湖》中这一主题的核心在于王子对爱的极度渴求。序幕中,王子从噩梦中惊醒,然而女王没有通过身体接触来安抚他,王子索求拥抱也被她拒绝,王子缺爱的中心思想早在此刻就得以确立。只有先意识到母亲对王子的冷淡疏远造成他安全感匮乏,观众们才能理解王子对他与天鹅间建立的感情是多么地需要。


======


伯恩版《天鹅湖》中的角色


【众天鹅】


袒胸露背、腿覆羽毛、面部涂有黑色图形,外表几乎带着部落风范的男人们取代了身着芭蕾裙的女伴舞,这是这部作品与原版最明显的区别。对于许多人而言,剧中最令他们难忘的也正是众天鹅。伯恩认为男舞者的肌肉、力量和姿态相较于女舞者纤细精致的身材更能反映出天鹅的野性。传统版本的《天鹅湖》着重体现天鹅在水面安然游弋时的优雅,修长脖颈透出的美与高贵,以及它们择一而终的浪漫。很多时候,天鹅美丽优雅的外表让人忘记了它们的种种现实。天鹅出水后动作颇为笨拙,而且可以对外界产生强烈恶意,它们保护欲极强,因此具有攻击性。事实上,人类遭天鹅攻击导致手臂骨折的事屡见不鲜。伯恩想把以上天鹅的所有特质糅合为一体,同时呈现出人们之前绝少得见的男性舞蹈情感丰富强烈的一面。伯恩对于天鹅的研究包括观看记录它们影像的图片和影片,阅读相关书籍,以及在它们的天然栖息地进行观察。


众天鹅仍旧作为群舞集体出现,但从第二幕:城市公园中的四大天鹅和四小天鹅身上可以看出天鹅群体内部成员具有个性。传统芭蕾重视群舞舞者的协调统一,伯恩表示他乐意见到表演者在身材、身高,以及舞蹈风格方面带有个人特质。


【天鹅/陌生人】


我们现在说到了对应柴可夫斯基原版中奥黛特/奥迪勒的角色。不过伯恩版里可没有施在美丽公主身上的魔咒。伯恩版的天鹅是王子幻想的产物。他强壮、优美、阳刚、富于感情、性感,但又野性、危险、领地意识强烈,是众天鹅的首领。对于王子而言,天鹅代表着他梦想拥有的自由和率性。天鹅掌控着王子的命运,也因此激发出王子最深的恐惧和最隐秘的欲望。


评论天鹅时,伯恩强调了令他能将这一角色塑造得生动到位几个重点。凸显第一幕中的天鹅和第三幕中的男人之间差异的手段之一是让天鹅面无表情。表情是极具有人类属性的特征,没了表情的脸就像一块空白画布,人性不再,只余动物性。眼神及肢体动作是饰演天鹅的舞者与王子沟通的唯二方式。


另一个重点在伯恩对于原版芭蕾那支家喻户晓、备受喜爱的双人舞的处理上得到体现。原版中的双人舞由西格弗里德王子与他美丽的奥黛特合跳,而伯恩面临创作一人一鸟间舞蹈的挑战。伯恩在与首版天鹅亚当·库珀(Adam Cooper)合作编舞时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就是天鹅的托举不尽如人意。每次库珀用手进行托举都显得不自然。于是他们放弃对手的使用,改让天鹅将 “翅膀” (即手臂)置于王子手臂之下来托举他。天鹅还反复用翅膀包裹住王子,又有几次王子攀上天鹅的后背,仿佛要让他载着一同飞走。


陌生人是天鹅的另一面,这个角色阴暗、神秘又极具魅力。他在社交场合举止放肆,蔑视王室礼节。自己的性吸引力有多强他知道得清清楚楚,并能将它充分利用。他狡诈聪明,玩弄人心,又一直能够为所欲为。


【王子】


王子爱好白日梦,一旦现实生活变得令他难以忍受,他便躲入幻想世界。自童年起他就对天鹅热爱非常。伯恩把王子对于天鹅的痴迷比作谢弗(Shaffer)首演于1973年的话剧《马》(Equus,又译《恋马狂》)中阿兰· 斯特朗(Alan Strang)对于马的痴迷。年幼的王子手抱毛绒天鹅,从这柔软而令他安心的玩具处汲取慰藉,但与此同时,他也在噩梦中领略到一只强而有力的大天鹅那狂野又难以捉摸的特质。成年的王子为人软弱,情绪不稳定,完全不适合王室的生活方式。他轻信,又易受他人影响,有时会分不清现实和他用来逃避现实的幻想。尽管王子多番尝试吸引母亲的注意,女王对他仍旧缺乏关爱。王子嫉妒女王的年轻情人们,但太过软弱的他从来没有就女王与情人们的行径与他们或她对峙过。王子的生活中不存在父亲式的人物。


【女王】


女王人到中年却风韵犹存,对自己的美貌和魅力引以为傲。没有丈夫的她以同众多年轻情人调情作为消遣。她是个广受欢迎的君主,时刻谨记自己肩负的王室职责,行事优雅而高效。女王对儿子的软弱十分失望,认为他惹人厌恶又令人难堪,他的存在还时时刻刻提醒她自己也不过是个凡人。表面上,她对儿子冷漠疏远,但对其他人,只要她乐意,她就可以变得热情活泼且迷人。伯恩认为王子母亲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原版《天鹅湖》对她刻画不足,于是他决定在自己的舞剧中扩展她的角色。他形容说女王是个操纵者,王子的现状是由她所致。她什么都没有给予他,没有关心,没有爱,迫使王子只得从他处寻求这些感情。


【私人秘书】


这版《天鹅湖》中没有邪恶的冯·罗特巴特,却有一位私人秘书。这个角色日常辅佐女王,在暗中谋求毁掉王子,但表面上显得值得信赖。


======


下一部分梗概:


制作元素(场景、服装、灯光设计,以及配乐)


======


感谢@悄吟校对本文。文中可能存在的一切错漏属于译者,欢迎指正。

评论
热度(68)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悄吟 | Powered by LOFTER